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了全国;
一部《舌尖上的江苏》在江苏刮起了美食旋风!
而徐州美食,无处不在;
徐州的菜点秉承大彭古风,
制作考究,风味独特,自成体系,
每一道菜都让人念念不忘。
面鱼子

(面鱼子)
面粉制作的“面鱼”属于家庭风味的一种汤点,早晚最多,几乎均以咸鲜为主;
“面鱼”是徐州方言,因其形象小鱼,故称“面鱼;
它既有稠的,也有稀的,总带些汤水,放凉了吃,味道不象一般冷饮是甜的,而是又酸、又咸、又辣。
蛙鱼

蛙鱼是一道以山芋淀粉、榨菜为主要食材制作的一道徐州菜;
徐州“蛙鱼”的制作是将淀粉用水稀释搅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淀粉受热膨胀,糊化成淀粉糊,然后趁热倒入钻有洞眼的盆中,将盆支架在盛有冷开水的大盆上,这样淀粉糊就从洞眼流出来,落在冷开水中,冷却后形似蝌蚪,故称“蛙鱼”;
食时加入辣椒酱、蒜泥,再加入徐州特产萝榨菜,酸、咸、香、辣可口,夏天用冷水冰,冬天用热水焐。
小孩酥糖

小孩酥糖,又名小儿酥、小儿酥糖、小孩酥,是徐州地方传统名点,酥脆可口,香气馥郁,回味无穷;
“小孩酥糖”虽没有外国巧克力糖的那种苦甜味,白白腾腾形似但也不失中国传统糖果的酥香,不仅包含了中国的传统作法,也蕴含了现代工艺,所以别有一番风味,倍受人们青睐;
剥开糖纸,便露出乳白色的糖果,有点儿奶油糖的感受,或薄荷糖,可一尝却都不像,整个糖果形似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真是名副其实;
咬开糖果,便露出里面淡黄色的糖仁,此糖仁是由芝麻、花生、白砂糖等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常吃可补充人体中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微量元素,老少皆宜。
臭盐豆

“闻着臭,吃着香,一顿不吃馋的慌。”这是当地人们对臭盐豆的赞誉;
臭盐豆,亦称盐豆子,是徐州家制风味的名品;
臭中有香,回味无穷是它的风味特色,由于制作工艺精细,其成品色泽黑红,质地脆嫩,味道咸鲜香辣,是佐餐下酒的开胃的小菜;
在徐州,家家户户制作臭盐豆,多选择阳光明媚,天气还较凉的清明节前夕,即柳絮满天飞扬的时候,只有此制作臭盐豆,才会减少有害物的侵蚀。
蹄膀

蹄膀,俗称肘子;
蹄膀菜肴二款虽属大众菜肴,但在徐州新沂市,它却是高档筵席上的佳肴,那里的厨师在选料、加工、烹制上很讲究;
首先尽量选用皮薄肉嫩的黑猪肉,且选用前蹄膀,前蹄膀肥瘦相宜,蹄骨小,肉多,味好;
制作有色菜肴时(如红扒蹄膀)要保留蹄膀皮,而制作白色菜肴时(如白汁蹄膀)则要去掉皮。加之烹调有术,深受群众喜爱,当地流行着“无蹄不成席”这句话。
羊肉滑脊

羊肉滑脊是江苏徐州著名的特色菜,属于苏菜系;
奶白色的羊肉汤漂浮着水晶般的滑脊,用嘴轻轻吹一下汤面上翡翠般的香菜,和红艳艳的辣椒油,小吖一口滚烫的羊骨汤,鲜香扑鼻,香溢满口,用汤勺捞起一块滑脊,放入嘴中,又滑又嫩,美不胜收。
做好滑脊有三大要点:
1、要选用农村自磨的白薯淀粉
2、香料面,要自己配置,也就是农村说的‘八大味’十三香也可替代;
3、选用纯小磨香油;
如此考究才能制作出美味的羊肉滑脊。
八股油条

八股油条,江苏徐州著名地方小吃,以水面团制条,八条合拢,炸制而成;
八股油条脆香可口,成形别致;
因有八坯,故称八股,在徐州已有100多年历史,有车轮形和椭圆形两种;
成品色泽金黄、酥香味美、分布呈均匀状。
蜜制蜂糕

蜜制蜂糕,是徐州名特糕点之一;
可直接食用,也开水冲饮,是止咳润肺的滋补佳品,尤为老年人的喜爱;

蜜制蜂糕采用上等面粉洗成面筋,擀成片状小块再用洁净的素油炸成蜂窝状,加适量蜂蜜、核桃仁、南桂、桔饼等佐料,最后以麻油拌和,上盖绵白糖,即为成品;
其为长方形,表面为白色,底部呈金黄色,组织成蜂窝状,质地酥松,香脆可口,甜而不腻,别具风味。
徐州烙馍

烙馍在徐州众多的面食中,这是一种看似极为平常却又颇为独特的,也是令徐州人百吃不厌的面食;
烙馍是徐州民间特有的面点,历史悠久;
徐州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
“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烙馍吃到口里,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以有健齿作用。
东坡回赠肉

据民国初年的《大彭烹事录》对回赠肉曾以诗云:
“狂涛淫雨侵彭楼,昼夜辛劳苏知州,敬献三牲黎之意,东坡烹来回赠肉。”
这就是记述此菜的来源出处;
此菜用五花猪肋条肉,切成大方块,经焯水刮洗干净后置砂锅中,配以多种调味及鲜汤,先用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至酥烂,原汁鲜香醇厚,食之回味无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