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啦,我家门口的路好走了!”5月16日早上,沛县朱寨镇燕牌坊村民刘海拨通片警黄腾飞的电话。
据了解,今年初,刘海在家开办了纯净水厂,每天拉水的箱式货车多次从邻居刘靓门前经过。3月以来,刘靓沿路边堆起了土坡,还种上一行树。门前原来五六米宽的小路,只剩下3米左右,行车难问题很快出现。矛盾终于在4月底爆发,由于货车蹭破树皮,两家发生争吵,刘海的车玻璃被砸烂。
通过梳网清格工作排查获悉该情况后,片警黄腾飞迅速与燕牌坊村干部以及网格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经了解,刘海与刘靓不仅仅是邻居,按照辈分,刘海还要称呼刘靓为爷爷。由于刘靓担心拉水车辆轧坏自己铺设的下水道水泥管,才在路边筑坡种树。村干部、网格员以及片警三方经过多次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终于冰释前嫌。
经协调,村党支部出面拉来大电线杆,截断后埋到路下充当下水管,路边土坡摊平,小树也用绳子拉往反向路面的一侧生长。
邻里之间心路通了,送水致富路也就通了。这仅仅是燕牌坊村探索“基层党建+网格化社会治理”新路径的一个生动缩影。燕牌坊村将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列为村党组织书记项目,以梳网清格新理念为引领,开展“网格+警格”双网融合试点工作。
据了解,燕牌坊村吸纳支部班子成员、党员中心户进入网格员队伍,将网格员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和社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结合起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
按照网格化社会治理及“梳网清格”工作要求,朱寨镇政府设立网格工作站,同时沛县公安局朱寨派出所设立腾飞警务工作站,地点都设在燕牌坊村党群服务中心。
警务工作站是以黄腾飞的名字命名。“以我的名字命名,我有压力,为民服务也有了更大动力。”黄腾飞介绍,以工作站为梳网清格主阵地,在乡村实施“双网融合”和“大数据+铁脚板”机制。
黄腾飞说,在每个网格或者警格范围内,以每户院落为坐标点,根据梳网清格排查出的人、事、物风险等级设置“绿点”“黄点”“橙点”“红点”,还没有走访见到人的户则为“白点”。刘海发生矛盾后,他和邻居家都列为橙色,说明有不稳定的事需要化解。待矛盾化解后,两家则转化为绿色,实现了动态管控。
情况掌握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燕牌坊村党支部书记燕立标谈到,双网融合举措实施半年来,村里已经成功化解纠纷30余条,网格内化解率100%。同时,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也极大调动了党员、志愿者、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