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视窗 > 正文

稳经济增活力 勇挑大梁看国企

2020-05-06 11:55 淮海视窗
41

来源;徐州日报

如今,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属国有企业正勇挑大梁,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一方面积极抗疫复工,既聚焦主责主业,又做好全社会基础保障;一方面专注改革发展,不裁减一个人,生产经营紧紧咬住目标不放松。
  
  在激烈的竞争下,徐工坚定走国际化的道路,打造了一支能够有共同价值观、共进退的复工“同盟军”。交通控股集团探索成立公交集团、工程建设集团和物流集团,激发集团发展新动能。市新盛集团所属危废公司派出7名医废处置专业人员分两批驰援湖北,加入到当地医疗废物应急收集和转运的疫情战斗中。为扶持中小企业,市国资委所属企业累计支付中小企业账款6176.42万元,结款率100%;减免租金5000余万元,彰显了社会担当。
  
  抗疫复工——国企担当,使命必达
  
  疏通产业链,发挥带动性,复工复产先行。徐工集团组建复工“同盟军”,并通过徐工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提前计算承运路线,支持供应商在防护措施有效、完备、生产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优先复工复产,已经把失去的一个月“追”了回来。
  
  2月14日,满载徐工各类工程机械产品的“徐州号”中欧班列,从徐州铁路货运中心鸣笛启程,开往莫斯科,这是疫情期间徐州开行的首列出口班列。这样的中欧班列,今年将开行260列。轨道公司各项业务2月10日陆续开始复工,确保轨道交通2号线年内通车。
  
  2月20日起,市交通控股集团全面恢复市区公交线路运营,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范新冠肺炎通过公交车传播。市新田公司下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复工后紧盯重点任务,提前为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急需的吕梁地形图进行实地测绘,切实保障徐州市重点工程有序进行。
  
  改革发展——抢抓新机遇,壮大新增长点
  
  抗疫复工责无旁贷,改革发展也不能松劲。市国盛集团旗下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发起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盛彭基金,投资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领域。4月20日,江苏吉麦新能源汽车项目建成投产,对徐州市形成新能源车辆产业集群、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国盛集团重点支持的协鑫纳米材料、常青生物、云颐无纺布、开沃口罩新生产线等多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迅速扩产。两个月以来,已累计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47笔7.36亿元、应急周转金55笔7.08亿元、股权投资4.7亿元,艰难时刻为我市企业及时注入金融活水。
  
  市文旅集团瞄准两汉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四大文化发展方向,发展文创产业,确保大风歌城、园博园、回龙窝二期、开明老街改造等重点项目按照年度工作目标推进实施。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重要载体,也是新盛集团着力打造“一主多元”业务布局中环保产业的重要部分,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加快产业园的建设步伐,助力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分享:

免责申明:1.本网站刊登转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供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2.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不良内容举报邮箱:jubao@hhsc0516.com/举报电话:18051356000 © 徐州智兴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