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徐州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广大青年已经证明了自身的担当。青年是传承文化血脉、延续文明之根的希望所在,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求青年不辱新时期的文化使命,更好地实现其文化担当。
要更好地实现青年的文化担当,首先必须增强自我意识。只有具有文化自我意识才能保证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实现与其他文化的有效对话、融通,才能有真正超越自我的文化创新。增强青年的文化自我意识,就是要使青年无论是对现实的社会生活,还是对眼下的文化处境,都应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意识到自身文化所面临的境遇、难题,用文化的逻辑来考察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品位或水平,对文化精神的变革和文化风气的挑战保持敏感。
要更好地实现青年的文化担当,其次必须明确文化立场。诚然,变革中的大时代给青年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问题——全球化、信息化包含着先进文化的推广,同时亦裹挟着各种文化糟粕,时刻在考验着青年的文化立场。因此,青年需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坚定文化立场。明确并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不仅是为了增强文化免疫力,它更意味着一种文化责任,意味着保护文化自我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担当。
要更好地实现青年的文化担当,更需要彰显文化特色。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担当首先体现为青年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因为文化即人化,青年文化就是青年自己,没有青年文化也就没有了青年主体,没有了青年。青年只有作为文化的主体才会有文化发展的自由和自觉。因此,青年在文化发展中必须彰显自身特色,突出青年文化个性;反之,彰显特色、突出个性的过程又必会强化青年的文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