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城管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防控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工作要求,积极构建四个“1+1”防控体系,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构建“指挥+行动”组织体系
徐州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市城管局紧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徐州市城市管理系统疫情防控“五严格五不准”“十加强”工作举措》指导全市城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迅速组建疫情防控1办5组的领导组织机构,即: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防控宣传组、环卫保洁组、防疫管控组、防控督查组、后勤保障组,每个组均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相关责任处室,明确人员编成、工作责职,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形成全局防控一盘棋,把全体人员拧成一股绳,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两支防控特别行动队,以局督查室、作风办骨干力量组建防控督查队,采取“四不二直”工作法,不间断对在岗人员履责和防疫管控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组织领导、应急值守、重点环节工作开展等措施落实情况,对防控任务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有失职行为、谎报漏报人员疫情信息或重大过错,造成疫情扩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责,对于不执行有关规定或互相推诿、工作不力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问责;以党员力量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书,以20名党员志愿队伍为引领,带头加强防护、走在前作表率、开展防控督查、关爱环卫工人,率先冲锋,执法支队直属一大队、二大队、七大队党支部组织党员率先走向一线,在中山路、淮海路沿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市政环卫设施、公共停车场全面消毒,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构建“内部+外部”管控体系
在内部管控上,建立办公区域防控疫情体温检测点,每日对在岗人员上下班进行体温检测,加强落实外来人员、车辆的检测及信息登记制度。实施每日对公务车辆、办公场所2次以上清洁消毒,加强食堂进餐管理,切断传染途径。每日更新全局人员在徐及离徐人员的动态,严密监控及时上报同时,指导做好预防性居家隔离。在外部管控上,严查沿街商铺各类促销演出活动,切实减少人员聚集,预防疫情传播。对商业大街、沿街商铺、流动摊点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重点管控,及时劝离聚集人员,提高防控意识,先后劝导劝离聚集扎堆人员180余次,清理沿街售卖物品商贩50余起。做好市场外活禽交易经营行为的监管,对擅自在市场外摆摊设点开展活禽交易的,坚决予以取缔。加大对临时便民疏导点和背街小巷巡查力度,数字城管重点采集重大安全隐患类案件、擅自在市场外摆摊设点开展活禽交易案件和垃圾分类案件。督促建筑工地施工企业加强对工地管理和施工人员的身体监测,做好人员摸底排查,重点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排查登记,按照疫情防控标准抓好施工企业各类人员管理,及时掌握各工程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处置复工中发生的各类疫情突发事件,确保不发生疫情传播。
三、构建"清洁+消毒”卫生体系
全面加强城区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带领5000余名环卫工人做好市区3000余万平米道路、890余座公厕、900余个无物业居民小区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运居民产生生活垃圾3200余吨。积极做好环卫设施、设备消毒工作,实施对环卫工具、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分类收运车辆、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环卫设施、设备进行清杀,分类收集容器、垃圾转运站、公厕每天消毒次数不少于4次;重点加强医疗卫生单位、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居住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的防护工作,严禁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对雁群垃圾场及收运车辆每天全面喷洒消毒,严禁车辆抛洒滴漏,尽量减少填埋作业面,日覆盖率达到 100 。做好全市停车设施(场所)、市政设施、照明设施和公共自行车等病毒消杀处置工作,暂停全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重点加强对100余家商场、超市、宾馆、写字楼、绿地等停车场所疫情防控,积极普及防疫知识,确保不留隐患。指导、督促各区城管局加大对城市出入口、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薄弱区域垃圾问题的巡查排查,确保第一时间清理、清运和消杀、处置。
四、构建“实体+网络”宣传体系
坚持实体与网络并重,全方位加强抗击疫情宣传。利用市区28处彩色LED大屏、23块商业大屏、410余块电子条屏循环播放抗击疫情公益广告,制作520余副宣传条幅、300余块各类宣传展板,在市管道路路名牌设置疫情防治公益广告50余块;在报纸、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上制作发布城管系统抗击疫情工作动态信息,配合辖区政府、街道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220余次。同时组织专人做好舆情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