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视窗 > 正文

铜山: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乡村“大变脸”

2019-12-10 15:35 淮海视窗
60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坐赏荷塘胜景,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农村,不正是我们记忆中的乡愁吗?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加速推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图景正在江苏铜山大地铺展。

大格局谋划改革,美好蓝图“亮起来”

粉墙黛瓦,街巷蜿蜒,农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汉王镇紫山村,这个苏北小山村,经过一年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终于摘掉了“脏、乱、差”的帽子。“新式村居干净整洁,家家院落像花园。”游客张政耀惊叹地说。

铜山区汉王镇汉王村党支部书记刘太玉告诉记者,紫山村实现强电弱电入地,污水管网改造升级,还建了花坛,铺了柏油路、石板路。过去贫困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近年来,铜山区以全面融入中心城市建设为主抓手,把建设有魅力的现代城区、有特色的新型城镇与有颜值的美丽乡村统筹起来,在江苏率先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集中居住”百千万工程。研究制定《铜山城区空间拓展方案》《全面融入徐州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城区建设和城镇、乡村的规划发展、产业布局、环境整治、富民增收等进行系统思考,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防止瞎折腾、翻烧饼。

在全域整治、全面整治、深度整治的总体思路下,铜山区把1272个自然村分成三类,对100余个基础较好的村,按照“十有”标准全面提升,形成百村示范,由规划专家、乡土专家、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设计,分类打造“城郊旅游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等不同类型村庄,留住历史、自然、人文底色,彰显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

大手笔改革整治,特色样板“树起来”

铜山区摒弃过去“刷刷墙、扫扫地、种种树”的整治老路,尊重农村生活习惯,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序时推进,不盲目一刀切,搞一步到位。针对不同片区、不同类型,选取示范村,对照“十有”标准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做到工作有看头、有内涵、叫得响、可推广。

记者来到铜山区三堡镇潘楼村,不少村民在村里的小广场休闲健身。潘楼村位处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地带,“下湖下地一腿泥”,曾经的偏僻、贫穷给村民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按照“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的发展理念,潘楼村实施村庄环境提升工程,在不改变村庄肌理的前提下,面貌有了大改观。清水蜿蜒,家家枕河,成为远近闻名的“苏北小江南”。

“去年铜山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集中居住的‘百千万工程’,通过村庄景观化整治,一个个美丽村庄聚点成片、连点成线,盆景变风景。”在铜山区农业农村局的吴云看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铜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

铜山区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完善农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补齐短板,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农村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本公共基础设施。

今年以来,共清理农村陈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河岸垃圾等89.66万立方米,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7043处658公里,新改农村公共厕所124座,村内入户道路实现硬化的农户数达22.29万户,整治农村公共空间1.5万处。

大境界改革提升,百姓收入“涨起来”

随着环境的改善,民生短板的建设,铜山区不少乡村“旧貌”换“新颜”。

“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在美丽经济上就能大做文章。” 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结合铜山环绕徐州的特点,铜山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观光旅游,进行农事体验,欣赏田园风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广铎告诉记者,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北村村结合地处微山湖边的亲水特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每到周末,自驾游来村里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90后”姑娘田惜羽,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伊庄镇倪园村创业,做起了传统服装制作的生意。随着倪园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这里的游客多了,人气旺了。公司年收入约300万元,田惜羽还带动村里30余名村民共同致富。

如今的倪园村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培育出紫薇园、林果科技园、雨生百谷传统服装、古琴制作、香油坊、小吃、旅游产品特色产业,且产品均实现了网上销售。据倪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武世磊介绍,村民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2018年底村人均纯收入为21458元,比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前高出2500元。

铜山区围绕黄河故道、微山湖、吕梁山、玉带河等科学布局休闲农业园区,打造出台上草莓小镇、黄西生态园、红日生态园、玉带花田花海、天观葡萄园、马集金杏园等一大批特色种植园区。仅台上草莓小镇,去年游客采摘草莓50万斤,实现草莓种植、观光等总产值5000多万元,人均草莓收入过万元。

分享:

免责申明:1.本网站刊登转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供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2.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不良内容举报邮箱:jubao@hhsc0516.com/举报电话:18051356000 © 徐州智兴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