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非遗技艺,再现汉风古礼
这场公益婚礼传播徐州千年文脉

7月3日中午,一场别具一格的公益创新型传统文化艺术婚礼在徐州市一家大酒店盛大举行。婚礼由徐州市民俗学会主办、徐州市民俗学会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以“传承经典,喜结良缘,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将非遗技艺与汉风古礼深度融合,不仅为新人邓臣克和唐燕琳打造了一场文化底蕴深厚的婚礼盛典,更向来自河南、安徽、常州、东北等地的嘉宾展示了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独特魅力。
狮舞祥瑞开盛世,鼓乐和鸣贺良缘。婚礼现场,激昂的开场锣鼓与灵动的双狮贺喜表演瞬间点燃气氛。喜婆、喜童的迎亲队伍在舞狮开道下,引领着新郎新娘步入典礼现场,《百鸟朝凤》的音乐为这一时刻增添了几分喜庆与庄重。随后,证婚人——徐州民俗学会顾问李维翰教授致辞,为新人送上真挚祝福。
在拜堂环节,新人行天地君亲师之礼、合卺礼等传统礼仪,重现了华夏婚礼的庄重仪式感。“一拜天地谢天赐良缘,二拜高堂感父母恩情,夫妻对拜盼琴瑟和鸣”,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礼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国家级剪纸非遗传承人张丽君送上“麒麟送子”“喜上眉梢”“富贵有喜”寓意的剪纸,爱心家园的王俊强老师赠送香包,柴建启送上糖画,王庆龙送上木刻版画。这些非遗手工艺品的赠送,不仅为新人带来美好祝愿,更让现场宾客近距离感受到徐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婚礼的第二篇章是精彩纷呈的民俗艺术演出。戏曲联唱《彭城展风采》,带领宾客们穿越古今,感受国粹之美;男女合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唱的是五谷丰登,唱的是金玉良缘;儿童朗诵诗经《关雎》,明琳舞蹈学校的孩子们表演拉丁舞《绽放的希望》;两位书法家现场书写“东都才子 南国佳人”“天作之合”对联……
节目轮番上演,将婚礼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其中,戏曲表演展现了国粹的魅力,儿童朗诵与书法展示则传承了经典文化;魔术、双人杂技、新疆舞、川剧变脸喷火、京歌伴舞《中华》等节目,更是以多元的艺术形式,为宾客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这场公益婚礼的策划独具匠心,以非遗技艺为韵,地方民俗为魂,特邀当地非遗传承者、文化名人、民俗专家和艺术志愿者共同参与,展示徐州两汉文化。徐州民俗学会专家严谨考证传统婚俗细节,让新人与宾客深度理解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沉浸式的婚俗体验模式,结合非遗集市、戏曲、魔术等元素,使外地宾客在感受新人幸福的同时,也领略到徐州千年文脉、彭城七里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场婚礼太震撼了,不仅感受到了新人的幸福,更深入了解了徐州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回去后一定要把徐州的魅力分享给更多人。”一位来自外地的宾客感慨道,通过这场婚礼,也有机会目睹汉风古礼,以及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据悉,新郎家里从事文化传媒行业,新郎邓臣克也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因而选定了这场独特的婚礼,再现华夏婚礼的庄重与浪漫,深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徐州两汉文化的礼俗。此次公益婚礼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简约的婚俗观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徐州的千年文脉通过婚礼这一特殊载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图片由徐州市民俗学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