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 + 大字体
A - 小字体

悟道思源——姚建&邓圣中国画作品展

2024-07-31 17:01:19     来源: 墨品艺术      
浏览量: 5653    分享

中国画的学习,一临摩,二写生,三创作。临摩解决技法,无数大家均从芥子园起步。写生亲近自然,深入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创作乃寻求自我之径,塑造自己的生命态度。我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即从芥子园梅兰竹菊谱习起,谁知竟一画三十余载。

“梅兰竹菊”被喻为花中“四君子”。“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之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文人墨客多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我辈为人当努力追求之。这也许是我喜画这类题材的主要原因吧,如果再说一点原由,我觉得这类题材,更有利于文人的介入和以书入画的笔墨表达。每每拿起毛笔,便觉精神饱满,气定神闲,横推竖抹,一任天然,可谓竹藏风雨,兰见吾心,梅清骨秀,菊傲秋霜……

对书画,的确是从骨子里热爱,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这方面,但同是这类题材,如何不拘泥于程式,表达出个中的“我”来,确是不容易的事。

抚今追昔,溯源探流。南田画跋有言“高逸一派,如虫书鸟迹,无意为佳,所谓脱尘境而与天游,不可以笔墨畦径观也。”的确,中国绘画是最精神最玄哲的。有的五日一山,十日一水,倒不及草草数笔。不及的道理,前者是成功于技巧,后者生发于性灵,以人感人。技巧的结果,博不了多数人的赏鉴,惟有精神托寄之画面,始足以动人,感人,而能自感,从而传载出具有生命意义之君子心象。

所选四君子及松石图等,皆余近年所作,有的是写生归来的忆写,有的是读书、习书时的偶来画兴。虽不成熟,均寓深情,为博观者一笑,亦求方家教正。

余与邓圣老弟相交多年,知其为人处事及艺术主张。作为职业画家,军艺专业的锤炼,京城文化圈的熏陶,国内外办展的历练,书画双修,笔耕不辍,已达雅俗共赏之境。但他所追寻的始终是中华文脉的大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恰巧,中书协理事倪进祥兄于武汉赠我“悟道思源”四字,忽然觉得作为我们二人此次小展的主题较为恰切,不知君以为然否?

我们都在路上,期待各位师友莅临指教。 

(甲辰仲夏姚建于净心堂)



姚建,江苏铜山人。铜山区文联原主席,铜山区书协、美协名誉主席。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徐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入展: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首届江苏青年书法篆刻展;

江苏省第三届新人新作展;

江苏省公务员书法展;

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并获优秀奖等。

近年读书习字之余重拾画艺,师承汪平先生,以书入画主张写心写性灵。


——·作品清赏·——


邓圣,1976年生于江苏徐州,1994年参军入伍,中共党员,2000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2002年就职于全军重点核心期刊《空车军事学术》杂志社任美术编辑。

2003年参加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举办的“全军文艺骨干培训班”,200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人物画工作室2012年就读于欧阳中石先生倡导创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弘文书苑”首届书法文化研究班,2018年就读于“旷深文化”全国首届隶书专项研究班。

2013、2014、2015、2016、2017、2019年分别在香港、长春、宜兴、悉尼、深圳、徐州、东莞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定居于北京。

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徐悲鸿纪念馆,岭南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并被国家外事部门作为外事交往礼品赠送外国总统等政要友人。


——·作品清赏·——


编辑: 王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