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视窗 > 正文

那个一直很忙的老孔同志走了——记栖山镇原石楼村党支部书记孔祥东

2022-03-28 15:36 淮海视窗

     

 在沛县栖山镇石楼村党员和群众心目中,有一个公认的大忙人——孔祥东,也是他们的党支部书记。

 

     老孔同志一直很忙,他忙着带领村民致富。

     石楼村位于沛县栖山镇的西南角,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人均收入不高,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针对村里田地亩均效益低,村民增收办法不多等问题,老孔结合石楼村实际,带领村干部、党员代表经过充分调研,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实施试点“联耕联种”,即在生产过程中统一组织大型机械进行耕种、统一管理、成本均摊、收益均分;所需农业生产资料从生产厂家直接批量采购,种植品种、种植技术及生产过程由专业科技服务团队全程指导;村民推荐代表全程参与资金及种植管理,阶段公布“联耕联种”所有开支,有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信息不灵等问题。

 

     老孔一直说,在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就是要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他化身“田保姆”,置办了很多家当——大型旋耕机、农药喷施机、收割机和拖拉机。在收种期间,亲力亲为,别人劝他多雇个人吧,他总是笑着说:别人干的我不放心!其实大家知道,他是“守财奴”,能省点老百姓就能多分点。经过老孔他们9个月的努力,“联耕联种”试点面积达500余亩,涉及农户68户,在农户不参与管理种植的情况下,亩均小麦产量达到1210斤,单季小麦亩均增收619元,达到了1019.37元。2021年7月11日,石楼村对参与“联耕联种”的农户进行收益分配,村民们数着手里的钞票露出满足的神情,“联耕联种”模式取得了成功!

     老孔同志一直很忙,他忙着村里的大事小情。

 

     在疫情防控中,身为石楼村第一责任人的村老孔更是没日没夜地忙碌着,村里防控卡口有他忙碌的身影;村里的大喇叭传出他循环播放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的声音;他逐户提醒村民非必要不外出,不要走街串户;他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利用村内阳光村务群广泛通报疫情防控工作,引导村民科学、理性面对疫情,消除恐慌心理;他格外关心村里的高龄老人和低收入户,隔三差五就给这些人送去生活必需品。

     在危急救援中,为了及时救援掉入深枯井中的2岁男孩,他以最快的速度联系到了三台挖掘机和沛县消防和蓝天救援队前来开展救援。他怕后面用挖掘机会引发井筒坍塌,井里的孩子造成伤害,随即建议改变救援策略,男孩子被安全救出。当孩子成功救出时,患有糖尿病的老孔因为没有吃饭出现低血糖症状,瘫坐在土堆上站不起来。为了避免类似的危险发生,他在第二天就把安排全村的废弃枯井进行了加盖处理,紧接着又安排男童的家人到沛县消防和蓝天救援队表示谢意。

     在乡村建设中,针对农作物品种单一和落后的问题,石楼村与江苏省亚夫工作站合作,在新型农作物品种推广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针对部分田块秋季易于发生内涝的问题,石楼村的“旱改水”模式即将开始启动,第一块试验田正在整理中;为了石楼村的长远发展,石楼村集体搬迁和土地集体流转正在热火朝天的商谈中;忙着招募文人乡贤编写《石楼村志》,挖掘整理中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乡村文化振兴……

    老孔同志一直很忙,他忙得忘记了自己。

    老孔家风优良,待人谦逊有礼,忠厚诚信,在乡亲们中间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威望。2018年4月,石楼村的老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体向组织推荐他担任石楼村党支部书记,为了不辜负村民的信任和镇领导的厚望,老孔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一碗水端平,两袖清风,三个不要(不颓废、不懒惰、不守旧)。2020年7月,老孔获评县优秀共产党员。

    老孔的妻子说,忙得整天见不到他的身影。他忙着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忙着和外来收购农产品的商人谈价格,忙着挨家挨户调查危房和孤寡留守老人;忙着拖着病体亲临一线排水抗涝,忙着大喇叭吆喝帮助村民找寻丢失的羊,忙着挨家挨户地走访,忙着报送资料台账,他真的很忙!

    老孔任村支部书记一年后,人比以前忙了、瘦了、脸色也更黑了,但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为民服务的硬件实施也基本配备齐全了,干群关系和谐了。他利用村里的闲置厂房,农闲时办起了蔬菜加工,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和留守妇女得到安置,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他还联系到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所院校,共同开发新型蔬菜的培育和种植。

    忙呀忙,忙得病了也没时间看,只有妻子知道他的这几年的病痛。2022年1月份,妻子看他脸色不好,饭量大减,督促他去医院看看,他总说忙完这两天,忙完手中工作,人找活干永远干不完的活,一拖再拖。3月14号,竟然成了老孔在石楼村工作的最后一天,他强忍着腹部的胀痛,完成了工作任务。大伙看他头上直冒冷汗,强行拖着他去治病,这一走,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至今,老孔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些文件和书籍,笔记本上写满了工作日志,茶杯里泡着大半杯浓茶。同事指着门前的路含泪回忆,“孔书记还说今年一定要拓宽那条通往粮食烘干塔的路,以便于拉粮食的车辆运输。”“他走的前一天下午,还来我家里坐了十几分钟,嘱咐我们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村里的留守老人含泪说。

    路旁树吐新芽,庄稼葳蕤,一座承载着老孔和村民梦想的粮食烘干塔拔地而起。老孔却在这和煦的春风里走了,挥一挥手,只留下无尽的思念,纵有万般不舍。

    老孔同志,走好!

 

作者:西北大学教授 倪士峰 

分享:

免责申明:1.本网站刊登转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供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2.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不良内容举报邮箱:jubao@hhsc0516.com/举报电话:18051356000 © 徐州智兴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