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村镇司一行来沛调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调研组表示,沛县在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上面扎实有效、汲取经验,走在全国前列,关于全国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现场会也将在沛县召开。
调研组先后到大屯街道关庄村董庄“五网协同”运行中心、安国镇刘邦店村“五网协同”运行中心调研,实地考察干式厌氧发酵处置装备、厌氧发酵池、便民服务中心、垃圾分类中转房等设施的运营状况。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沛县城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简易化分类、长效化管理、实用化建设、生态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经济化运营”为主要特征的“六化模式”,探索推行农村“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体系,使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提高到100%,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垃圾资源化利用“沛县经验”广为推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誉。

在大屯街道董庄村“五网协同”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对“五网协同”运行中心运营情况、干式厌氧发酵处置装备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回答了调研组提出的关于垃圾分类投放、干式厌氧发酵处置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并对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方案进行说明。据统计,该运行中心平均每天收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各类垃圾约2.95吨,小规模厨余垃圾机械化厌氧消化及产物全量有效利用在国内尚属首例。
在安国镇刘邦店村“五网协同”运行中心,调研组听取了关于全县农村厌氧发酵池、阳光堆肥房、垃圾焚烧发电厂、大件垃圾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有害垃圾暂存点等建设运行情况汇报。调研组成员一致表示,沛县在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方面取得成效显著,实现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特别是处理厨余垃圾,达到了就地不出村生态化处置,成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典范。

沛县城管局将以住建部村镇司来沛调研为契机,继续推进“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体系工作,助力构建“111”智慧化管理体系,用垃圾处理“金点子”擦亮农村生态底色,打造更高颜值的美丽乡村和更高品质的美丽生态,不断谱写沛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