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视窗 > 正文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步入第三建设期

2021-04-29 11:14 淮海视窗
50

  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是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的专项计划之一。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于2012年启动实施,经过8年两个周期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4月28日,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推进会召开,部署第三建设期工作。


  打破领域界限,加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旨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行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创新,支撑和引领行业产业技术进步。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介绍说,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30.9亿元,根据协同创新中心不同类型、目标任务和建设绩效等给予分类动态支持。各高校将相关经费统筹配套优先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及其学科与项目。破除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学科与学科间壁垒,打破教育、科技、经济、社会的界限,积极集聚创新资源。


  不久前,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的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2020年底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第二建设期绩效评价中,该中心获评A+等次。在多个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纳米技术,于高校院所和一线企业间自如“流动”,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展现“大作为”。


  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球八大纳米产业聚集地之一,截至2019年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产值810亿元,累计引进企业69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21家。“这里已成为国内纳米产业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纳米科技协同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宏说,园区的发展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纳米产业集聚效应,2019年度已汇集全国一半的纳米技术企业,为创新成果孵化提供了场所。


  南京大学近年来提出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学研究新模式。依托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与协同单位开展机器学习新模型方面研究并应用到行业场景和重大国防项目中,取得显著效益和重大成果。如今,该协同中心成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扩充能力的核心载体,助力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服务行业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自主研发首台8.8米超大采高采煤机,对提升我国煤炭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背后,凝聚着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矿山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的智慧与汗水。


  “各大协同创新中心加快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服务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以贡献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葛道凯说,目前全省高校直接服务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有45个,占总数的76%;直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71个,覆盖9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东南大学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由土木、建筑、能环、交通、法学五大学院联合发起,在校外协同清华、同济、浙大等高校以及中建总公司等14家大型企业。东大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德智介绍,中心的成立解决了大量成果难以落地、难以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问题,建立起有效体制机制并不断优化。“中心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升级,开拓了‘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新领域,实现超大范围、超广领域、超全场景的协同创新,积极促进我国公共建筑、轨道交通、重大能源工程等领域核心基础设施智慧建造运维技术与产业发展。”


  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则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解决相关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问题,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充分利用位于洪泽湖生态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牵头组建‘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淮阴师范学院院长焦富民说,整合学校学科、平台、团队力量,协同建立“农业技术导向-多方协同攻关-成果快速转化-农民稳定脱贫”链条式精准扶贫机制,成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品牌。比如,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在环洪泽湖县区全覆盖推广,带动2.5万农户增收25亿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新领域新方向


  进入第三建设期,如何不断提高我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水平?


  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组建,联合哈佛大学、杜克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及协同博奥晶典、先声药业等国内一流企业。南医大校长、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洪兵介绍,中心现有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1人,形成了以肿瘤个体化医学领域院士掌舵、领军人才担纲、拔尖人才奋进的高层次人才协同创新格局。在第三建设周期,该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围绕肿瘤个体化医学领域的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和行业产业“卡脖子”技术问题,开展系统性、原创性研究,力争取得重要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在加强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问题方面,高校需发挥更大作用。


  突破重大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介绍说,中心凝练出“人脑语言能力”“机器语言能力”“语言能力获得与发展”等问题,相应设立五大研究平台。“比如,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主要依赖于西方主导的算法、算力和数据驱动发展路径,中心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要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必须形成新架构、克服硬件依赖,目前正研发基于预装知识系统的人工智能概念机。”


  “要坚持聚焦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前瞻性优化布局协同创新中心,把推进原始创新、解决行业困境和服务区域发展等作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重要指引。”葛道凯表示,对那些经过8年建设成效仍不明显、与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不相适应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将考虑“摘牌”。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

分享:

免责申明:1.本网站刊登转载的各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的作品仅供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2.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不良内容举报邮箱:jubao@hhsc0516.com/举报电话:18051356000 © 徐州智兴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