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为凝聚社会共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进徐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徐州市教育局组织举办了“展望‘十四五’,一同谈教育”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市教育局机关各处室共同参与发布。
本次进行发布的是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徐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
徐州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徐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成就
自2018年以来,我市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20年,我市高考主要指标居苏北前列。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持续向好,师生关系、学校课程领导力、学生高层次能力等“绿色指标”不断提升。
二、“十四五”工作展望
1、目标
一是对标全省位置,凝聚教研共识,创新教研机制,全力提升教研工作质量。
二是整体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示范区建设。
三是不断深化区域课程教学改革。
2、工作举措
-
发挥教研引领支撑作用,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
-
强化学科建设,推进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
-
落实新高考方案,优化基础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
深化实施“学讲计划”,推进“五育并举”课程建设。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吴启龙
徐州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问答环节
Q:
教学质量是全市人民最关注的事情,新发展阶段,教研室将通过哪些举措提升教学质量?
A:
一是向系统要质量——树立全要素全过程抓质量的意识。统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做整体系统的规划,加强学段学科的融通,做好一体化培养;
二是向课堂要质量——深入推进“学讲计划”,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以每一节课的有效性汇聚徐州教育的高质量;
三是向管理要质量——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六精”活动,把“精准分析、精准定位、精准教学、精准补差、精准评价、精准护航”贯穿教学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四是向师资要质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研制徐州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方案和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徐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职责
承担全市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统筹管理工作;拟订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政策措施;指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材、配套用书的选定、管理和校本教材开发工作;指导全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承担直属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各类专题教育;统筹指导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
二、“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学前教育:新增省优质幼儿园239所。
义务教育:创建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学校772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高中教育:创建三星级以上高中19所,创建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42个,创建总数居全省前列。
特殊教育:完成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23个,建成融合教育资源中心410 个,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
三、“十四五”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工作思路:以教育现代化为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扩量、规范、优质、特色”为原则,全面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体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有效推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到2025年,公办园和普惠园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90%,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
(三)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显著提高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到2025年90%的普通高中达到省优质高中标准
(五)积极促进特殊教育全納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98.5%以上。

徐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李进强
徐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问答环节
Q:
义务教育招生还实行公民同招政策吗?
A:
公民同招政策是保障不同类别学校间的公平招生、树立教育公平价值导向、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自2020年起,将会持续实施。公办学校严格按照就近入学要求,根据划定的学区招收学生,一般采取登记入学。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一次性全部录取。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录取学生依据。
徐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
与社会教育处
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发展概况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成绩
徐州是江苏职教大市,全市共有职业院校30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6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技工类学校3所。在校生12.4万人,专任教师6850人。全市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共922家,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共534家。“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构建“产教融合、中高衔接、普职融通、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体制机制创新。
二是产教融合发展。
三是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
四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市关停培训机构1089家,具备教育情怀的机构从业者越来越多,通过提高办学质量,赢得家长和学生的支持。
二、十四五重点举措
一是扩容。我市高中阶段生源每年增加2万人,中职扩容势在必行。
二是提质。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
三是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四是治理。我市理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机制,规范办学行为。

徐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处长李乐
徐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
与社会教育处
——问答环节
Q:
十四五我们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A:
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提高机构规范办学水平,一是建立校外培训自己监管平台,源头治理乱收费;二是建立校外培训智能训课系统,坚决杜绝中小学在职教师在校外机构兼课。三是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引导校外培训机构立足于“公益”,定位于“补充”,止步于“红线”,切实维护徐州教育发展大局,全面服务学生发展。
来源:徐州发布